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十如研究院主办的第十二届“十如对话”在溢达集团“十如”可持续发展园林隆重举行。本届“十如对话”以“天地人和——谋永衡之道,筑未来之基”为主题,围绕可持续领导力、科技创新、产业转型与社会福祉等议题展开研讨,共探制造业转型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路径。来自科技、金融、制造与教育等领域的百余领袖嘉宾与会,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罗宇溪副教授及2024级应用经济学硕士生吴雯潞受邀参会研讨。
在围炉夜话环节,晨壹基金管理合伙人、前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先生指出,成功的商业生态应如自然生态,需兼具多样性、共生性与自适应能力。
开幕致辞中,桂林市副市长孙环志先生表示,十如为桂林产业绿色转型树立了典范,与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探索工业绿色发展路径高度契合。溢达集团副董事长杨敏贤女士强调,“十如”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制造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路径。
主题演讲与CEO视角环节,希慎兴业执行主席利蕴莲女士回顾企业百年历程,分享希慎以可持续城市设计延续企业精神的经验,指出可持续发展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底色,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社区认同方能共塑城市新体验。行竞科技CEO洪裕钧先生、汇珩资本主管合伙人梁颕宇女士和海洋公园公司主席庞建贻先生分享了各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经验。
平行对话环节,四场专题研讨以土地再生、永衡之道、科技向善、未来之基等视角呼应“天地人和”主题。Donum Estate酿酒与葡萄园、H&M基金会、淡马锡基金会、北山堂基金和十如研究院等机构负责人代表先后从再生农业与人地关系重建、循环商业模式与时尚生态重塑、技术向善自觉与批判引导创新等方面展开研讨。
罗宇溪副教授在经验交流中从系统性实践对新疆棉花生产现代化转型谈开,结合广西糖蔗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推广实践进行交流。在可持续认知传递方面,他表示企业在推动可持续转型发展过程中,应将社会责任延伸至社群,促进价值认同共生融合,唤醒社区对可持续理念的自觉与实践意识。桂林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应充分发挥高校协同作用推动形成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可持续价值认同。
十如研究院委员会主席、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运营、信息与技术学讲座教授李效良先生在闭幕致辞中指出,“十如对话”是促进多元交流与经验分享的重要平台,其精神在于持续学习与协作共进,期待各界将“天地人和”理念融入实践,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
(图/十如研究院 文/吴雯潞 一审/肖莹 二审/罗宇溪 三审/谢婷婷)

现场照片

围炉夜话

“CEO视角”环节

平行对话


对话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