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活动】经济管理学院第五期“暮桥”读书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3-16浏览次数:10

       2025314日下午,经济管理学院第五期暮桥读书会在雁山校区数字赋能经济发展重点实验室510会议室成功举办。学院张海丰老师、刘津老师以及白雪冰老师参加了本次读书会。

       读书会上,2024级理论经济学研究生胡智斌首先作主题分享。他以《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导论》的主观价值论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奥地利学派主观价值论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结合数字经济发展中数据要素确权、算法定价等新兴议题,认为主观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在数字经济新形势下面临挑战,但并非失去了解释力,需要结合各价值论的特点,综合分析问题。随后,24级研究生蒋莹同学梳理了奥地利学派的历史脉络,清晰呈现了奥地利经济学派核心观点,对其商业周期理论做了详细介绍:经济周期的波动主要来源于政策干预,市场本身具备自我修复能力,但政府的不当干预往往会妨碍这一过程,导致资源错配和经济不稳定。

       在场的两位老师针对主题分享的内容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刘津老师强调,资本在市场中并非以单一的善恶形态存在,在一定情况下,并非资本压榨员工,而是一种市场竞争行为。随后刘老师按照时间顺序,从其起源到发展,逐步梳理了该学派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核心主张和理论变化,帮助同学们更清晰地理解其发展脉络。

       张海丰老师则聚焦于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新要素——数据,详细阐述了其边际成本趋近于零的特性如何改变传统经济模式和企业竞争策略。他以一些知名互联网企业为例,说明数据的低成本复制和传播如何刺激企业之间竞争,也解释了为什么各平台之间为什么经常进行亏本争夺用户。在分析经济学理论的演进时,张老师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思想,阐述了经济学思潮如何像波浪一样起伏变化,以及左派和右派思潮如何在不同阶段相互交替、相互影响。

       最后,张海丰老师对本次读书会做出总结,读书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可能短期没有收获,但随着数量的增加,最终会得到质变,并且从中受益。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期望通过读书迅速获得回报,这种功利化的读书心态,容易让人忽视了读书的真正价值。从人生的角度来看,读书是一个终身受益的过程。它能不断提升我们的个人素养,丰富精神世界。

(图文/胡智斌 审核/张海丰 刘津 肖莹)

图:经济管理学院成功举办第五期“暮桥”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