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我院张海丰副教授两篇论文分别被《新华文摘》(网刊)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作者/来源:于常亮 发布时间:2021-11-12 浏览次数:421

        日前,我院张海丰副教授发表的两篇学术论文《后发国家的技术追赶战略:产业政策、机会窗口与国家创新系统》(原载于《当代经济研究》2020年第1期)和《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同演化机制研究》(原载于《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5期)分别被《新华文摘》(网刊)2021年第5期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4期全文转载。

        《后发国家的技术追赶战略:产业政策、机会窗口与国家创新系统》一文认为,后发国家在选择技术追赶道路时,要审慎的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尽可能的规避被锁定在低端价值链上的风险。要做到这一点,后发国家应把握住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机会窗口”,构建符合本国发展实际的国家创新系统,并根据技术升级的不同阶段对产业政策作出调整,从而实现制度与技术的协同演化。继而论证了,像中国这样的超大型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在 5000 万以上的后发大国,只要抓住技术经济范式变迁的有利时机,在传统产业上也存在赶超机会。这对具备国内市场优势的超大型发展中国家和后发大国在技术追赶的产业选择上,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同演化机制研究》一文通过对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考察,发现改革开放40余年来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对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产权理论提出了挑战。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绩效观是孤立和静态的,不能很好的解释中国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近年来在农地制度研究领域颇有影响的“有意的制度模糊”论,进而指出,中国渐进式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制度内生演化规律使然。渐进制度变迁使得中国的农地产权制度极富弹性,制度弹性为制度实践过程中的渐进调整和后续进一步改革预留了充足的空间,也大幅降低了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本。从复杂适应系统的视角来看,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三者之间在不断调整和相互适应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协同演化机制,这种系统耦合和正反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中国持续40多年的增长奇迹。

        《新华文摘》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分别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是国内最权威的两大文摘类期刊,被转载的文章被学术界公认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与影响力。此次,张海丰老师的两篇文章被全文转载,进一步提升了我校经济学科在全国的学术影响力。(文/于常亮)